私塾简介


为什么要学中文?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困扰海外华裔青年的问题是什么?是身份的认同以及和父母的家庭关系。试问不学中文怎么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文化你永远是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而你的外貌又注定了你永远不可能成为美国人眼中的美国人。
  那其他的华裔怎样看待这些不说中文,只吃西餐的ABC呢?whitewashed 这个词怎么听都不像个褒义词。

父母英文好就能和孩子沟通顺畅吗?

  成长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两代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想要沟通难于登天。孩子只有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才有可能理解父母所给予的爱。错过了学习中文的最佳时期,父母和孩子就会像发射线一样,渐行渐远。

能不能先掌握中文的听说读写,文化等孩子长大了,再自己去学?

  想想我们自己,忙碌一天回家后,是愿意去读唐诗宋词,还是追剧、刷小视频?而那些不刷小视频,醉心于琴棋书画的,大多是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中文课无聊,孩子不愿去怎么办?

  这就好比我们在一个偏僻小镇的中餐馆吃了一顿美式中餐后,就说中餐不好吃一样。其实那并不是中餐的错。

给成长在美国的孩子讲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和哲学有意义吗?

  大多数华裔家长给孩子选课的标准,是看这个课程对申请大学有没有好处。别忘了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起点。比起会弹钢琴,会打排球,他们更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诚实的面对自己,如何放松,如何面对背叛、孤立、误解、挫折甚至生离死别。
  换个说法,许多家长把孩子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术”上,忽略了“术”之上的“道”。而孩子的人生成就、幸福感不取决于“术”而取决于“道”。对“道”的了解和领悟需要学习历史和哲学。
  中国文化的传承即自然又刻意。自然是因为那种亲切与契合是镌刻在每位华人基因中难以抹去的。刻意是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算身处中国也可能一辈子都与文化无缘。

河麓书院的中文课与其它中文课有何不同?

  多数的中文课讲塞翁失马重点在故事,河麓书院中文课的重点在思维方式。希望通过故事让孩子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一般中文课讲晏子使楚,夸奖的是晏婴的聪明才智。这里的中文课会解释为何《史记》一百多个人物当中,司马迁独独甘愿为晏婴执鞭驾车。介绍曹植,大多是讲和曹丕竞争失败,靠写《七步诗》换得一线生机的懦弱书生。河麓书院中文课上的曹子建是写下飘若惊鸿、宛若游龙、凌波微步的才子,是贡献了鱼山梵呗,见证了佛教汉化,里程碑式的人物,因为只有这样的曹子建才配得上才高八斗一词。
  与其说河麓书院的中文课是中文课,不如说它是养心课。比起那些典故,背后的哲理才更重要。想要让富足年代的孩子有上进心,就需要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意义。想让他们明白,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思考,这就是在养心。

如何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十几页的PPT加图片都不如一杯回甘迅猛、沁人心脾的温茶更能打动人心。再多的图片和词藻都没法取代亲手把玩那些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所带来的震撼。古代故事人物太多,记不住。没关系,我们编成舞台剧。
  文化课除了诗词歌赋外,还可以吃喝玩乐。河麓书院的课堂上有古法造纸,有排版印刷,还有临摹玩墨、画年画、写福字,做灯笼等。

课堂以文化为重,字词学习怎么办?

  请去问问身边的漫画迷们是如何无师自通听懂日语的。归根结底语言其实就是工具,没见过哪个不打柴的人天天磨砍刀的。我们要相信下一代比我们更有学习能力,老师最需要做的是让他们产生兴趣。

为什么选择河麓书院?

  因为这里有愿意为一节课去研究一个新的领域;愿意为了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韵味,布置一场茶席;愿意为给学生一场视觉盛宴,搜集各种瓷器、漆器,种一院子花草的笨塾师。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进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是这位笨塾师快乐的源泉。
  因为除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寓言神话外,河麓书院还有一群善良、聪慧的小伙伴和知书达理的家长们。
  未来的日子,期待能有更多的孩子一起来探寻中国文化的魅力。以史为鉴一起找到奋斗的目标。一起思考、探讨人生的意义,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